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13篇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1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2
红色基因始终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内驱力”——受访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嘉兴能成为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地,绝非偶然。尽管自古是鱼米之乡,且坐拥长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但嘉兴也曾面临“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发展困境。正是不断践行红船精神,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嘉兴党群干群万众一心,干出了一番新天地。
“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矢志奋斗、坚持人民至上。要只争朝夕地把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做的事办好,并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嘉善县委书记洪湖鹏说。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富裕,更是精神的富足。记者走访发现,在嘉兴,城市驿站、“健心”客厅、文化礼堂、图书馆等各种公共文化设施遍布城乡。以党建为引领,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等基层治理模式为载体,嘉兴的政治能量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力量,成为追求共同富裕路上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嘉兴的探索实践是整个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缩影。
浙江提出,到2025年,率先基本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更加彰显。“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我们将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示范区建设要率先探路、也要久久为功,我们将按照‘每年有新突破、5年有大进展、15年基本建成’的目标扎实推进。”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说。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3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作为阔勒吐克村的扶贫专干,通过近期对上级脱贫政策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只有老百姓收入增加了,口袋里有钱了,才有了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条件。第六,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乡、村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三,如何从自身出发,带头扶贫攻坚:
一是要有为民服务的政治情怀。加快扶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精准扶贫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和步伐,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开展帮扶工作。二是要有扶贫攻坚的务实之策。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治所求、帮扶所指。帮扶对象就是农村最为贫困的群体,面对他们的诉求和愿望,要深入调查研究,仔细研读政策文件,科学制定帮扶措施,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坚决按照规定期限实现整体脱贫。三是要有敬畏规矩的律己之心。要带头严明政治纪律,带头执行各项规定,带头担起帮扶责任,当好模范,作出表率,不负组织的重托,不负人民的期望,向组织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新推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4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5
“到2022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这是近日两会中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政协经济界委员时铿锵有力的定言。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倒计时,然而因疫情这道“加试题”,部分地方外出务工受影响,产业扶贫遇到一定的困难。2022年是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的一年,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十足。
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答好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条“战”线互相影响,劳动力外出务工、扶贫产业复产复工和农贸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需要我们采取更投入的精神、更健全的机制和更精准的措施来奋力冲刺。就在两会召开前不久,被称作“悬崖村”的四川凉山州阿土列尔村的全体村民搬到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我们沉下心、俯下身,精准解决脱贫攻坚中重难点问题,定能保证脱贫质量答好题。
撸起袖子加油干,求真务实答好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作为干部的我们在这种脱贫攻坚到紧要关头的时刻,更是要求真务实,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力克服疫情影响,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全身心投入战斗。“硬骨头”再难啃也挡不住齐心协力的付出,也挡不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也挡不住广大干部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病树前头万木春,转变方式答好题。两会上,多省代表团均围绕脱贫攻坚进行了热烈讨论,群策群力,建言献策。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才能使扶贫的方式逐渐从“输血”转变为“造血”,这也是建立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西藏地区,三年一换的村级“一加三”专干制度,虽然使命有期限,但长效化的帮扶脱贫机制一直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实践的重点。对内提升干部素质和村集体发展能力,对外通过政府和市场调节,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形成社会化扶贫大格局,从而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村民过上富裕日子,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只要我们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坚持不懈冲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求真务实意志、“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长效机制,定会克服新冠疫情影响,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我们一定行!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6
让共同富裕之花在边疆常开长盛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希望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到20xx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是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要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发挥红色先锋的旗帜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扎根祖国边陲,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老支书们应始终不忘共产党员本色,继续发挥好带头作用,引领广大群众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共同奋斗;广大党员学榜样、做榜样、成榜样,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群众在住房安全、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各方面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坚守兴边富民的初心使命。“十三五”时期,国家制定专项规划,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五个自治区和贵州、云南、青海三个多民族省份20xx年至20xx年的总体经济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50多元增长到20xx年的24534元。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不懈地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力村庄建设,真情投入,真诚付出,在助力边疆繁荣上彰显新担当。
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就是要弘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治国必先治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边疆各民族始终与伟大祖国同甘共苦、风雨同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逐步形成并不断得到加强,成为了边疆治理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阿尔泰山下到塔里木河,从雪域高原到云南边陲,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以民族团结为发展进步的基石,让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美。出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也在人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立足于人民,坚持实事求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之际,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次次历史性跨越。从之前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到现在我们要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如何让“后富”又稳又牢?除了要鼓励先富的带头人创造更多的致富机会,国家层面也要尽可能地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充分估计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鼓励各地推广先进经验。实践证明,只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记于心,把“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外化于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党必将基业长青。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成立xx年来的巨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兢兢业业干出来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合力,锐意进取,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坚决夺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7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8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9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10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11
多少年来,人们喜爱唱的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社会主义好》等。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深厚感情没有变,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没有变。这歌声,必将伴随着我们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
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英勇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不懈奋斗,终于_了“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人民赢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永远跟党走,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历程中牢固树立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日益强盛,虽然经历了曲折和坎坷,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党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革命传统没有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人民看到的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一切都使人们真切感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是最可信赖的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成为人民群众在今天时代的共识。
身后是一个已逝的世纪,向前是一个新展开的世纪。我们的脚下,通往明天的路在朝着远方高速地延伸。我们注定必须奔跑。因为热血在年轻的脉管里奔腾,寻常的行走不能让生命飞扬。终点虽然在远方之外,的渴望仍然在我们的心上生长出翅膀。时光在我们的身上刚刻下“跨世纪”的印记,党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责任放在了我们的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不能推卸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有一种别样的豪情和荣光。我们的祖辈,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站起来;我们的父兄,他们的使命是使中国富起来;而我们的使命,是要使中国强起来。使中国强起来,人生的理想寄托于此,人生就约不会灰暗沮丧;使中国强起来,青春的创造能融铸造于此,青春就塑成了永恒的雕像。
我们创造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当如火的团旗拂过我们的额际,映红我们的双眸,我们是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上的突击队,我们是播撒精神文明种子的志愿者,我们是诚信服务人民的文明号,我们是抗击“非典”的年轻医生和护士,我们是从宽带上下载财富的知识精英……我们是很多很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现代化中国的主战场,到处都是我们理所当然的位置。我们怀揣着远大理想去实现。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12
烦恼和快乐是人生的两颗种子,在心田播下那颗种子,那颗就会发芽长大。下面是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党课主题讲稿: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致辞时强调了,新的征程上,着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享发展成果,增进共同富裕,既是一项经济问题,也是一项政治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这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首先要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实现富裕起来,同时在富裕起来的过程中避免两极分化。这是坚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刚刚跨过1万美元,不能算世界上的富裕国家。同时,我国基尼系数在世界排名并不低,收入差距较大。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拓展是当前及今后的硬任务。增进共同富裕,不是走向平均主义,以财富的平均程度来衡量,而是走向人的现代化,以群体性的能力差距缩小为标志。只有围绕人来做文章,才能找到增进共同富裕的钥匙。
一、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难题,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项国家完美地解决这次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是指包括财产、收入在内的物质财富生产与分配的问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共同富裕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如果只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上做文章,不落到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上,那么共同富裕只是分配政策的目标,仅仅仅仅具有短期意义。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仅仅仅仅依靠分配政策的调整不能逆转贫富差距拓展的基本趋势。
不要以为社会的物质生产与分配在一定期间合意了,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发展也就自然实现了。这是一种确定性思想、线性思想的认识。物质生活条件只是人自身发展的基础,并不等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体如今人的主体性、创立性与文明性上。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不等于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自然提高。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人自身发展上的平等机会,物质生活条件上的基本平等仅仅是一项手段或实现路径。因此,共同富裕的本质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而不是物质财富上的均贫富。历史告诉我们,均贫富并不能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发展,甚至可能使发展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历史上的“社会实验”结果已经表明了这一点,这和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变化密切有关。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追求生产增长,解决人的生存所需(吃饱穿暖),可以视为增进了人的发展。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物质财富生产和分配对人的自身发展的偏离就会越来越大。或者说物质的发展远快于人自身的发展,更不要说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防止的最大公共风险就在于物质财富发展中人的异化,也就是说,人被物质财富支配,而不是人支配物质财富。
增进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一项长期愿景目标。不能简要地以基尼系数作为衡量共同富裕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指标。
二、增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理论逻辑
从世界历史来看,增进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一直是困在效率和公平的冲突之中。在两极分化的年代,均贫富曾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基本方式。从农民起义到工人运动,无一不是从分配上做文章。从生产成果的分配到生产条件的分配,反映出社会革命的深度、广度与烈度。这都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追求共同富裕的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路是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思维、从中国现实出发的现代化公路。我国要转向人本逻辑,这和中国共产党坚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维高度吻合,和当前转向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的战略高度契合。人本逻辑的要义是彰显人的主体性、创立性与文明性,形成新的螺旋式上升的社会发展逻辑(人的发展—物质发展—人的发展),以替代物本逻辑下的发展公式(物质发展—人的发展—物质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手段、要素,改变为发展的着力点与根本点。
三、增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能力
转向社会发展的人本逻辑,意味着要将经济问题纳入到社会整体中来考虑。经济是社会的物质基础,但也只是社会的一部分,受制于社会的整体状态。
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只有放到整次社会当中才能认识清楚,放在经济当中则只能看到一部分。观察物质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从整次社会来看,只是为人的发展、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立出一项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共同富裕的充分条件是:社会要通过社会合力来保障所有的人获得基本能力。收入不能替代能力,收入差距缩小了也不等于能力差距就缩小了。能力来自于社会消费过程。消费的可获得性涉及到收入,但消费的可及性和收入无关。
消费是人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是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是人的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为经济提供目的与创立条件的过程。消费包括私人消费与公共消费,二者应当合力满足每一项人的基本消费,达到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以此保障每一项人获得基本能力。
国民基本能力普遍提高,起点公平、机会公平也就有了基础,同时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泛社会基础,为未来的长久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效率和公平的融合也就内在其中了。增进共同富裕,要摆脱效率和公平、做“蛋糕”和分配“蛋糕”的困境,只有从物转向人,从财产与收入基准转向消费基准,才能真正做到从物本逻辑转向人本逻辑。
四、增进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实际来看,人的发展既受制于经济,即财产与收入问题,更受制于社会结构的分治状态。
从改革来看,我国虽然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但改革的进展并不全面,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与共同富裕。这体如今以下三次“二元”上。
一是所有制二元。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二元结构是历史形成的,作为经济基础,从根本上制约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尽管在公共开支上、投资上不再局限于二元所有制,但土地市场、住房市场是二元的,以及人的社会身份是二元的,农民不只是户籍身份,还有集体经济成员身份。城乡分治就是以二元所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土地、宅基地、农民住房、森林等产权制度改革试图在突破二元所有制带来的制约。
二是经济二元。这次概念是指传统落后的农业与现代先进的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通过市场化、工业化过程可以逐渐消除。但我国的经济二元结构不只是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
三是社会二元。在所有制二元基础上形成社会成员身份、基本权利的二元结构。在市场化过程中成为起点不公平、机会不公平的社会因素,也是社会分配中形成群体性差距,进而形成能力群体性差距的社会根源。群体性的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也会因此而形成。
这三次“二元”问题,从发展的底层逻辑上制约我国共同富裕的推动。
五、以改革的办法增进共同富裕
增进共同富裕,是坚强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中的目标,是走好中国公路的一项基本标志。但此事急不得,也等不得。急不得,在于共同富裕首先依赖于发展过程,包括物质发展与人的发展,都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等不得,在于实现双循环相互增进,拓展内需,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发展等,都依赖于共同富裕的边际改善。
群体性消费差距的缩小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私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如何形成合力,以及既拓展短期的内需,又提高人的能力,转变社会预期,至关重要。其中,形成和能力、创新创业与就业有关的良好的分配预期,更是关键。社会的再分配预期需要淡化,人人参加、人人奋力的初个分配预期需要加强。
从人的平等发展需要出发来推动各种改革,需要抓住以上三次“二元”结构来完善顶层设计,把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等各方面改革关联起来。只有形成关联,整体设计才能找出着重与分出轻重缓急。板块式的改革往往各自为政,使得改革协同、系统集成的要求难以落地。
实现共同富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论文篇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的基础上,从”十四五”开始,要开好局、起好步,扎扎实实地朝着共同富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懈努力。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经过长期理论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中国的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发展历史。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创新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成果共享水平的显著提升。
二、全面小康向共同富裕迈出新的一大步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其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预计今年年底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全部实现脱贫、未摘帽贫困县将全部摘帽。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得到解决。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比2015年缩小了0.09。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十三五时期,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做大“蛋糕”。共同富裕是通过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社会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新发展阶段更需要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塑造我国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用新发展理念浸染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终整体上提升高质量发展。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综合国力更加强大,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分好“蛋糕”。“不患寡而患不均”,分好“蛋糕”的实质是收入分配结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要大力拓展民众收入及财富的增量渠道,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扩大人力资本投入,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缩小城乡差距。“十四五”规划建议对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60%,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只有将乡村放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格局中去振兴,才能从全局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各类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14亿人口的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的。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努力。